陕西省招办建电子档案防止高二学生参加高考
|
|
福建招考网整理自:华商报 2008-2-8 21:43:03 |
高二学生参加高考,相信这并不是什么新鲜的事情,有的人是代别人考试,有的人是为自己锻炼增加经验。虽然教育部明文规定,不允许高级中等教育学校非应届毕业的在校生报名参加高考,但这种现象在各省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严重干扰了高考秩序,破坏了招生工作的声誉。
■教育部加大力度严防高考作 弊
为杜绝高考作弊行为,1月底,教育部出台规定:对在2008年高考中作弊行为情节严重的考生,将取消其当年高考各科成绩,同时给予下一年度不得报名参加高考的处理;触犯法律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对参加高考的高中非应届毕业的在校生(多为高二学生),取消其当年高考各科成绩,同时给予其应届毕业当年不得报名参加高考的处理;对参加高考的高校在校生,取消其当年高考各科成绩,并由其所在高校按照《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严肃处理,直至开除学籍。对指使、组织或参与组织高中非应届毕业的在校生或高校在校生参加高考的考试工作人员或其他有关人员,停止其参加当年及下一年度的国家教育考试工作,并由教育考试机构或者建议其所在单位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行政处分。
教育部在《关于做好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中要求加强高考报名信息采集及确认环节的管理、监督及信息公示,严格审查报名资格,考试期间组织精干队伍,加大巡考、督考工作力度,采取有效措施强化对考生证件和考场管理,严防高级中等教育学校非应届毕业在校生和具有高等学历教育资格的高等学校在校生报名考试或替考。
■学校“三卡”卡掉不符合条件的学生
记者在我省一些中学了解到,这两年招生考试部门对高考考生的报名资格审查非常严格,严厉杜绝高考移民以及高二学生、高校在校生报名参加高考,学校也不敢懈怠,仔细审查学生学籍卡、户口卡、会考卡等,每个学生的会考号只有一个,一看就知道是哪届的学生,这三卡就将这些不符合条件的考生卡掉了,根本不可能通过学校报上名。如果出现不符合条件的学生报名,极有可能是学校做了违反政策的事情。
另外,对于高二学生以社会考生的身份报名参加高考,由于要提供高中毕业证明,一般不会蒙混过关。除非,提供的是假证明,但当地招办没有审查出来,或故意不审查出来。
■省招办电子档案可最大程度杜绝作弊
省招办新闻发言人郝春怀表示,目前控制高二学生参加高考的主要责任在县招办和中学,到地市招办和省招办后,由于考生量太大,不可能一一审查,只能抽查。只要中学和县级招办严格审查,不符合条件的考生一般过不了关。害怕的是中学配合造假,这样县招办很难查出,但如果县招办审查部门认真负责,仔细审查学生的档案,也会查出一些问题,比如,有一次某县招办审查学生档案时,发现学生档案从前至后都是一个人的笔迹,学生的档案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老师做记录,笔迹不可能一样,笔迹一样的档案肯定有问题。
当然,最可怕的是县招办与中学共同配合造假,这就很难查出了,一般查出的都是有人举报,一经查出,就是群体舞弊事件,危害重大。
那么,到底有没有有效的办法制止作弊行为,让那些有作弊想法的人不敢实施呢?郝春怀表示,目前还没有一个很好的制止作弊的方法,教育部出台严厉的惩罚措施可起到震慑作用,但也不可排除胆大的人铤而走险。省招办前几年就向教育部建议,应采取有效的行政措施完善体制、机制方面的管理,即通过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从学生高中一入学就建立电子档案,逐学期地记录学生的成绩、综合测评等一些详细的学生成长痕迹,到参加高考时直接将其转入招生考试管理部门,这种电子档案由于信息量大且详细,造假者很难伪造,故实施现代化信息技术管理会最大程度地杜绝高考报名假信息的出现。
这个办法在前几年实施存在一定难度,但通过近几年普通高中推广信息化教育,已经做了大量的技术工作,很多高中学校已有基础,具备了实施的条件。本报记者 曹运静
|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
|
 |
|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
|
|
|